未注冊的手機號將自動注冊
這款太陽能面板護蓋具備高度整合性,外在基本上無外露的掛載硬件部分 -- 裝起來還是會讓人一眼就看出你家有裝太陽能板,不過至少視覺上已經(jīng)不會太過突兀了。目前 Tesla 仍在擬訂這款更服貼于一般屋頂?shù)奶柲馨宓膬r位,不過據(jù)稱他們的 325W 模塊將會在今年夏天開賣,所以急欲購買的你可能還得要再多等待一下了。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zhǔn)情緒化,不準(zhǔn)偷偷想念,不準(zhǔn)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中原之行仍在繼續(xù),歡迎繼續(xù)觀看我的游記,上一篇還在洛陽老君山的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焦作了。
如果還沒看過上一篇的小伙伴,可以直接點擊轉(zhuǎn)送門哦~:華夏之初,毓秀中原?!?河南之旅洛陽篇
說來也有趣,從洛陽到焦作的我,選擇坐大巴車直接到修武縣,結(jié)果,沒注意到是過路車,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過路車會到相應(yīng)的汽車點上下游客,但萬萬沒想到,這個司機竟直接把我扔在了高速收費口,結(jié)果攝影旅行就變成了人在囧途之焦囧。
人在囧途之焦囧
瞅了眼當(dāng)時的位置,距離修武縣汽車站還有8.5km,距離云臺山風(fēng)景區(qū)還有大約35km,最關(guān)鍵的問題是:打不到車,然后只能推著行李箱往前跑,可以說真的是很囧了。不過運氣不錯的是,攔住了一個大哥,在協(xié)商之后愿意帶我一程,才終于到了市區(qū)...河南人民還是很熱情的..
幾番周折后,終于在當(dāng)天的下午16時到達了修武縣云臺山。
說一下費用,大門票+往返的景區(qū)交通車共計180元,其中大門票120,景區(qū)交通車60,景區(qū)交通車其實還是很方便的,因為在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還是非常遠的,景區(qū)交通車在3天內(nèi),可以任意次數(shù)的上下車,無論是回景區(qū)的旅館,還是去最遠的茱萸峰,都很方便。
岸上服務(wù)區(qū)
剛到景區(qū),天氣并不是太好,陰沉沉的,心想,壞了,這種天氣大概率是拍不出什么好片了。但是云臺山還是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在來之前做過攻略,首選“岸上服務(wù)區(qū)”居住,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能在深山里做成美食一條街的景區(qū),人來人往,甚至要比縣城里還熱鬧。
從豫菜、炸雞、燒烤再到各式奶茶、咖啡店、超市甚至爬完山累了,還有足療店可供選擇,價格也比較親民,算是這次旅途中的一個小驚喜吧。
在鬧市旁的小巷里反而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既然已經(jīng)來玩了,還是得小資一點的,找了個咖啡廳,團了個9.9的小蛋糕套餐,看著屋外人來人往的旅客,愜意極了。
也不知從何時起,“我在XXX好想你”“想你的風(fēng)還是吹到了XX”突然就火了起來,無論是在長沙,還是南京,甚至在2200米海拔的老君山上,都看到了類似的話語,算是一種宣傳,但在路標(biāo)前留下合影的人們,何嘗不是一種“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呢?
未駐良久,遂走。
懸崖峭壁,翠林紅石
自古就有聽雨尋幽之雅,到如今來,也該加個探霧之趣。山林無倦鳥,鳥啼驚秋夢。睡眼朦朧的望向窗外,青瓦白墻,煙雨朦朧,宛如一幅山水畫。云繞群山,連綿不絕。
服務(wù)區(qū)的人們也早早的起床開始練起了早攤。
第一站是必去的紅石峽,顧名思義便是紅色砂礫巖層形成的峽谷,通俗一點就是丹霞地貌的峽谷景觀。
山谷溝壑高百丈,兩側(cè)盡是紅紗巖,陡峭的巖壁上郁郁蔥蔥,試圖誰也不服誰,勢要染綠群峰。
曾聽聞,這紅石峽內(nèi),遇旱季則會群山無瀑,但這次運氣很不錯,溪澗的水流婉轉(zhuǎn)不歇,石阻越石,樹攔穿樹,常有百鳥爭鳴,魚戲淺底,好不熱鬧!
路窄峽長,在群壁之中穿梭,偶然回頭,山未曾遠行,我卻越近山。云霧飄渺,行在山側(cè),也似騰云駕霧,頗有樂趣。行入黑龍洞內(nèi),奇景通幽,微風(fēng)送爽。既可聞澗內(nèi)濤濤水聲,又可看飛巖陡壁,險情奇趣。
游客也神態(tài)各異,時而駐足自拍,時而憑欄遠眺,亦或者呼朋喚友,閑橋信步。久居樊籠的我,似乎也在此刻得到了放松。
峽底名曰黑龍?zhí)?,至幽至深,碧綠的潭水映襯著朱紅色的山體所透出的明麗鮮艷的奇景??煞褐厶渡?,可嬉戲潭中,亦可散步潭邊。
澗內(nèi)奇石無數(shù),有似情人擁吻的相吻石,也有夾在峭壁間搖搖欲墜之勢的試心石,古樸悠悠,灑脫飄逸,讓人不經(jīng)感嘆。
紅石峽全長1.5km,雖然并不是很長,但山路陡峭,翠苔遍地,窄處方通人,想要快速游覽,也并非易事,到之后的路段,地滑的更是已經(jīng)無法站穩(wěn),只能拉著兩側(cè)的鎖鏈,遇到飛流直下的瀑布,也只能拿手機來進行拍攝,所以在游玩的過程更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銀白色的水體從谷頂傾瀉而下,瀑布之聲如急雨,如裂帛。
泉水在巖壁上流動,撒下點點水珠,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流光異彩,滿目生輝,再加上綠色苔蘚植物的映襯,形成了獨特的天然壁畫。
梅開二度,我在云臺山真的很想你~
興是沉于山水,竟不知已經(jīng)走完了全程。再回頭望去,奇石涓流,翠苔青峰,景依然在,可我卻不會永遠二十來歲,不禁心生悲意。
出了紅石峽,便能看到子房湖,兩岸青山對峙,夾著一灣綠水。墨綠的水,蒼翠的山,相互依偎,一幅壯闊波漾之景。
岸邊也多了些許娛樂項目,可坐快艇乘風(fēng)破浪,也可踏水直上,當(dāng)一回空中飛人。
無人機視角下的子房湖別有特色,山水之靜,游艇之動,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
小寨溝里潭瀑川
除了山,云臺山的水也相當(dāng)值得一提。在云臺山風(fēng)景畫廊里,小寨溝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碧泉,飛瀑,翠潭,故得雅號:潭瀑川。
獼猴谷
位于小寨溝景區(qū)內(nèi)的獼猴谷,因遍布太行獼猴故而得名。在去之前,還有小伙伴提醒我,小心猴子,不要去招惹猴子,結(jié)果..我去的時候,一只猴都沒有,免不得有些掃興。
有時總會讓我暗暗竊喜,即便天熱如此,山澗泉水不僅沒有干涸,反而婉轉(zhuǎn)不息,也算是幸運的一種體現(xiàn)吧。
溪水涼而清冽,從石縫中緩緩流出,脫去鞋襪,跟著人們在泉邊踩水嬉戲,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那般自由,開心。
沿步道而上,登至頂部,有一座觀賞臺,我去時,已經(jīng)坐滿了人。動物們在臺上賣力的演出著,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讓一只薩摩耶算數(shù),然后讓它選出正確答案,結(jié)果三次都選錯了答案,臺下人也都被逗樂了。
這可能是我在獼猴谷看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猴子了。
在表演的過程中,主持人也會向我們?nèi)ソ榻B這些動物的生活特性,以及身體特征,不過我似乎對這類動物表演總是提不起什么太大的興致,拍上兩張照片便離去了。
下山的途中,看著奔流不息的泉水總會愣神,白色的浪花拍打在石頭上,起起又落落,又像個善舞的戲子擺出層層衣袖。
泉瀑峽
都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果你和我一樣,愛看山,愛看水,泉瀑峽可不能錯過,里面還包含了亞洲單級落差最大的瀑布?!?云臺天瀑。
泉瀑峽也叫老潭溝,全長3km,傳說是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豫北民間干旱之苦, 不惜違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貶凡間的棲身之處。傳說我們且聽且過,可這兒的景,確是實實在在的美。
峽內(nèi)高處群山如畫,山中草木如錦繡,腳下清溪如云流。奇石,清潭,翠林組成了大自然的交響曲。
行至云深清幽處,山泉水沿谷峰涓流而下,宛如袖珍版的泉瀑,在泉瀑下方綠植遍布,似有枯木逢春之效,被謂之“長生泉”。
再至深,便是云也不曾踏足過的地界。
溯溪而上,一汪綠潭逐漸變成了一條白色的錦緞,舒展平緩。
到了泉瀑峽的盡頭,抬頭望去,便能看見那亞洲最高大的瀑布 —— 云臺天瀑。
云臺天瀑發(fā)源于陵川縣境雙頭泉,流至老潭溝上方懸崖,形成6米多寬的水束,突然從310多米高的兩峰豁口落下,跌落為20余米寬的瀑面,飛流瀉入老潭溝內(nèi),轟然巨響,聲震山谷。
相傳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領(lǐng)袖嵇康曾在此淬劍,因而得名“嵇康淬劍池”。每值夏秋汛期,這里瀑聲如雷,一團白霧倏上山腰,倏落澗底,氣勢雄偉壯觀。
瀉落處水霧繚繞,高達山腰,水珠灑落百米之外,在這38℃的高溫里,我竟感到寒氣逼人。
有的時候我覺得在攝影中,無人機的地位是要高于相機的地位的,他能夠拍攝到我們所不曾看過的視角。比如下面這張圖,山巒疊嶂,群峰連綿,一條河道彎彎曲曲的延伸向遠處。
潭瀑峽
潭瀑峽緊挨泉瀑峽,由泉瀑峽景區(qū)出去后,可沿橋直達潭瀑峽,而潭瀑峽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做: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因為天色較晚,沒有帶腳架,所以潭瀑峽內(nèi)的景色,均用手機進行拍攝。
潭瀑峽的東面,峭壁聳翠。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爭奇斗異。
它的溪床,由一層層高低不一、色彩有別、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tài)各異的自然山石臺階所組成。溪水像一隊美麗的歌舞明星,以層層臺階作舞臺載歌載舞,翩翩歷階而下。
感嘆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奇,逆水而行,步步引人入勝,美景不窮,好戲不斷,宛如一篇山水樂章。
金龍臥波,銀帶閃閃,自由跌落的瀑布即為“銀龍瀑”。瀑下深淵乃為“金龍?zhí)丁薄?/span>
溪水形態(tài)各異,或為溪布,或分水涓涓細流,或匯合湍湍激流,或傾瀉、或跌落成為銀光閃閃的瀑布,瀑下積水,成為彩潭。
情人瀑前的一塊大紅“壽”字巨石,形如仙桃,傳說是王母娘娘扔下的。
茱萸峰
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句詩可謂是老少皆知,而王維當(dāng)時便是在此處重陽登高,看見這群峰連綿,思親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千古絕句。
茱萸峰海拔1308米,自山頂望去,群山連綿,風(fēng)涌云動,不禁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嘆。
茱萸峰峰腰處有一藥王洞,傳說是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之所,出于尊重,不能拍照,故只能文中一題,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親歷山間感受。
臺階頗陡,路兩側(cè)有玉欄鐵索,爬上時幾乎需要手腳并用,想要登頂朝圣玄帝宮,則需登上1667個臺階,也意味著求圣之路并非易事。
在接近峰頂?shù)牡胤皆O(shè)有關(guān)帝廟,內(nèi)有武財神關(guān)羽、斗母星君及太歲將軍的供奉,也因為真武大帝在此苦修成仙而去,此處也就變成了聞名遐邇的道教圣地。
登上峰頂,極目遠眺,可見黃河如銀帶;俯視腳下,群峰形似浪涌。
山頂氣候多變,倏忽間風(fēng)起云生,白霧從山間咕嘟嘟地涌出。山峰在云霧中出沒,云騰山浮,如臨仙界。
峰頂?shù)男蹖m仿佛屹立在群峰之巔,傲視群山。云海翻涌,飄渺不定,又似云頂天宮,也許古話常說“舉頭三尺有神靈”也并非妄言。
最后,在結(jié)束本次中原旅行之前,還是再次向真武大帝叩謝,還望可以保佑我中華大地,疫情退散,國泰民安。
茱萸峰的其他美景圖賞~
也感謝能看到這里的讀者們,中原大地之旅到此結(jié)束。但是人生的旅途依然會繼續(xù)前進,如果覺得我寫的還不錯,就關(guān)注一下,我很樂意將我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再次感謝~
AbinFocus
465
81
「2023 攝影征文」生活雖然苦悶,但跑起來就會有風(fēng)
王守義十四香到底香不香? —— iPhone 14 Pro上手初體驗
來自未來的電競顯示器 — HKC PG271Q 上手體驗
華夏之初,毓秀中原?!?河南之旅洛陽篇
中原之行仍在繼續(xù),歡迎繼續(xù)觀看我的游記,上一篇還在洛陽老君山的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焦作了。
如果還沒看過上一篇的小伙伴,可以直接點擊轉(zhuǎn)送門哦~:華夏之初,毓秀中原?!?河南之旅洛陽篇
說來也有趣,從洛陽到焦作的我,選擇坐大巴車直接到修武縣,結(jié)果,沒注意到是過路車,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過路車會到相應(yīng)的汽車點上下游客,但萬萬沒想到,這個司機竟直接把我扔在了高速收費口,結(jié)果攝影旅行就變成了人在囧途之焦囧。
人在囧途之焦囧
瞅了眼當(dāng)時的位置,距離修武縣汽車站還有8.5km,距離云臺山風(fēng)景區(qū)還有大約35km,最關(guān)鍵的問題是:打不到車,然后只能推著行李箱往前跑,可以說真的是很囧了。不過運氣不錯的是,攔住了一個大哥,在協(xié)商之后愿意帶我一程,才終于到了市區(qū)...河南人民還是很熱情的..
幾番周折后,終于在當(dāng)天的下午16時到達了修武縣云臺山。
說一下費用,大門票+往返的景區(qū)交通車共計180元,其中大門票120,景區(qū)交通車60,景區(qū)交通車其實還是很方便的,因為在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還是非常遠的,景區(qū)交通車在3天內(nèi),可以任意次數(shù)的上下車,無論是回景區(qū)的旅館,還是去最遠的茱萸峰,都很方便。
岸上服務(wù)區(qū)
剛到景區(qū),天氣并不是太好,陰沉沉的,心想,壞了,這種天氣大概率是拍不出什么好片了。但是云臺山還是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在來之前做過攻略,首選“岸上服務(wù)區(qū)”居住,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能在深山里做成美食一條街的景區(qū),人來人往,甚至要比縣城里還熱鬧。
從豫菜、炸雞、燒烤再到各式奶茶、咖啡店、超市甚至爬完山累了,還有足療店可供選擇,價格也比較親民,算是這次旅途中的一個小驚喜吧。
在鬧市旁的小巷里反而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既然已經(jīng)來玩了,還是得小資一點的,找了個咖啡廳,團了個9.9的小蛋糕套餐,看著屋外人來人往的旅客,愜意極了。
也不知從何時起,“我在XXX好想你”“想你的風(fēng)還是吹到了XX”突然就火了起來,無論是在長沙,還是南京,甚至在2200米海拔的老君山上,都看到了類似的話語,算是一種宣傳,但在路標(biāo)前留下合影的人們,何嘗不是一種“心悅君兮君不知”的遺憾呢?
未駐良久,遂走。
懸崖峭壁,翠林紅石
自古就有聽雨尋幽之雅,到如今來,也該加個探霧之趣。山林無倦鳥,鳥啼驚秋夢。睡眼朦朧的望向窗外,青瓦白墻,煙雨朦朧,宛如一幅山水畫。云繞群山,連綿不絕。
服務(wù)區(qū)的人們也早早的起床開始練起了早攤。
第一站是必去的紅石峽,顧名思義便是紅色砂礫巖層形成的峽谷,通俗一點就是丹霞地貌的峽谷景觀。
山谷溝壑高百丈,兩側(cè)盡是紅紗巖,陡峭的巖壁上郁郁蔥蔥,試圖誰也不服誰,勢要染綠群峰。
曾聽聞,這紅石峽內(nèi),遇旱季則會群山無瀑,但這次運氣很不錯,溪澗的水流婉轉(zhuǎn)不歇,石阻越石,樹攔穿樹,常有百鳥爭鳴,魚戲淺底,好不熱鬧!
路窄峽長,在群壁之中穿梭,偶然回頭,山未曾遠行,我卻越近山。云霧飄渺,行在山側(cè),也似騰云駕霧,頗有樂趣。行入黑龍洞內(nèi),奇景通幽,微風(fēng)送爽。既可聞澗內(nèi)濤濤水聲,又可看飛巖陡壁,險情奇趣。
游客也神態(tài)各異,時而駐足自拍,時而憑欄遠眺,亦或者呼朋喚友,閑橋信步。久居樊籠的我,似乎也在此刻得到了放松。
峽底名曰黑龍?zhí)?,至幽至深,碧綠的潭水映襯著朱紅色的山體所透出的明麗鮮艷的奇景??煞褐厶渡?,可嬉戲潭中,亦可散步潭邊。
澗內(nèi)奇石無數(shù),有似情人擁吻的相吻石,也有夾在峭壁間搖搖欲墜之勢的試心石,古樸悠悠,灑脫飄逸,讓人不經(jīng)感嘆。
紅石峽全長1.5km,雖然并不是很長,但山路陡峭,翠苔遍地,窄處方通人,想要快速游覽,也并非易事,到之后的路段,地滑的更是已經(jīng)無法站穩(wěn),只能拉著兩側(cè)的鎖鏈,遇到飛流直下的瀑布,也只能拿手機來進行拍攝,所以在游玩的過程更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銀白色的水體從谷頂傾瀉而下,瀑布之聲如急雨,如裂帛。
泉水在巖壁上流動,撒下點點水珠,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流光異彩,滿目生輝,再加上綠色苔蘚植物的映襯,形成了獨特的天然壁畫。
梅開二度,我在云臺山真的很想你~
興是沉于山水,竟不知已經(jīng)走完了全程。再回頭望去,奇石涓流,翠苔青峰,景依然在,可我卻不會永遠二十來歲,不禁心生悲意。
出了紅石峽,便能看到子房湖,兩岸青山對峙,夾著一灣綠水。墨綠的水,蒼翠的山,相互依偎,一幅壯闊波漾之景。
岸邊也多了些許娛樂項目,可坐快艇乘風(fēng)破浪,也可踏水直上,當(dāng)一回空中飛人。
無人機視角下的子房湖別有特色,山水之靜,游艇之動,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
小寨溝里潭瀑川
除了山,云臺山的水也相當(dāng)值得一提。在云臺山風(fēng)景畫廊里,小寨溝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碧泉,飛瀑,翠潭,故得雅號:潭瀑川。
獼猴谷
位于小寨溝景區(qū)內(nèi)的獼猴谷,因遍布太行獼猴故而得名。在去之前,還有小伙伴提醒我,小心猴子,不要去招惹猴子,結(jié)果..我去的時候,一只猴都沒有,免不得有些掃興。
有時總會讓我暗暗竊喜,即便天熱如此,山澗泉水不僅沒有干涸,反而婉轉(zhuǎn)不息,也算是幸運的一種體現(xiàn)吧。
溪水涼而清冽,從石縫中緩緩流出,脫去鞋襪,跟著人們在泉邊踩水嬉戲,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那般自由,開心。
沿步道而上,登至頂部,有一座觀賞臺,我去時,已經(jīng)坐滿了人。動物們在臺上賣力的演出著,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讓一只薩摩耶算數(shù),然后讓它選出正確答案,結(jié)果三次都選錯了答案,臺下人也都被逗樂了。
這可能是我在獼猴谷看到的為數(shù)不多的猴子了。
在表演的過程中,主持人也會向我們?nèi)ソ榻B這些動物的生活特性,以及身體特征,不過我似乎對這類動物表演總是提不起什么太大的興致,拍上兩張照片便離去了。
下山的途中,看著奔流不息的泉水總會愣神,白色的浪花拍打在石頭上,起起又落落,又像個善舞的戲子擺出層層衣袖。
泉瀑峽
都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果你和我一樣,愛看山,愛看水,泉瀑峽可不能錯過,里面還包含了亞洲單級落差最大的瀑布?!?云臺天瀑。
泉瀑峽也叫老潭溝,全長3km,傳說是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豫北民間干旱之苦, 不惜違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貶凡間的棲身之處。傳說我們且聽且過,可這兒的景,確是實實在在的美。
峽內(nèi)高處群山如畫,山中草木如錦繡,腳下清溪如云流。奇石,清潭,翠林組成了大自然的交響曲。
行至云深清幽處,山泉水沿谷峰涓流而下,宛如袖珍版的泉瀑,在泉瀑下方綠植遍布,似有枯木逢春之效,被謂之“長生泉”。
再至深,便是云也不曾踏足過的地界。
溯溪而上,一汪綠潭逐漸變成了一條白色的錦緞,舒展平緩。
到了泉瀑峽的盡頭,抬頭望去,便能看見那亞洲最高大的瀑布 —— 云臺天瀑。
云臺天瀑發(fā)源于陵川縣境雙頭泉,流至老潭溝上方懸崖,形成6米多寬的水束,突然從310多米高的兩峰豁口落下,跌落為20余米寬的瀑面,飛流瀉入老潭溝內(nèi),轟然巨響,聲震山谷。
相傳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領(lǐng)袖嵇康曾在此淬劍,因而得名“嵇康淬劍池”。每值夏秋汛期,這里瀑聲如雷,一團白霧倏上山腰,倏落澗底,氣勢雄偉壯觀。
瀉落處水霧繚繞,高達山腰,水珠灑落百米之外,在這38℃的高溫里,我竟感到寒氣逼人。
有的時候我覺得在攝影中,無人機的地位是要高于相機的地位的,他能夠拍攝到我們所不曾看過的視角。比如下面這張圖,山巒疊嶂,群峰連綿,一條河道彎彎曲曲的延伸向遠處。
潭瀑峽
潭瀑峽緊挨泉瀑峽,由泉瀑峽景區(qū)出去后,可沿橋直達潭瀑峽,而潭瀑峽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做: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因為天色較晚,沒有帶腳架,所以潭瀑峽內(nèi)的景色,均用手機進行拍攝。
潭瀑峽的東面,峭壁聳翠。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爭奇斗異。
它的溪床,由一層層高低不一、色彩有別、寬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態(tài)各異的自然山石臺階所組成。溪水像一隊美麗的歌舞明星,以層層臺階作舞臺載歌載舞,翩翩歷階而下。
感嘆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奇,逆水而行,步步引人入勝,美景不窮,好戲不斷,宛如一篇山水樂章。
金龍臥波,銀帶閃閃,自由跌落的瀑布即為“銀龍瀑”。瀑下深淵乃為“金龍?zhí)丁薄?/span>
溪水形態(tài)各異,或為溪布,或分水涓涓細流,或匯合湍湍激流,或傾瀉、或跌落成為銀光閃閃的瀑布,瀑下積水,成為彩潭。
情人瀑前的一塊大紅“壽”字巨石,形如仙桃,傳說是王母娘娘扔下的。
茱萸峰
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边@句詩可謂是老少皆知,而王維當(dāng)時便是在此處重陽登高,看見這群峰連綿,思親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千古絕句。
茱萸峰海拔1308米,自山頂望去,群山連綿,風(fēng)涌云動,不禁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嘆。
茱萸峰峰腰處有一藥王洞,傳說是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之所,出于尊重,不能拍照,故只能文中一題,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親歷山間感受。
臺階頗陡,路兩側(cè)有玉欄鐵索,爬上時幾乎需要手腳并用,想要登頂朝圣玄帝宮,則需登上1667個臺階,也意味著求圣之路并非易事。
在接近峰頂?shù)牡胤皆O(shè)有關(guān)帝廟,內(nèi)有武財神關(guān)羽、斗母星君及太歲將軍的供奉,也因為真武大帝在此苦修成仙而去,此處也就變成了聞名遐邇的道教圣地。
登上峰頂,極目遠眺,可見黃河如銀帶;俯視腳下,群峰形似浪涌。
山頂氣候多變,倏忽間風(fēng)起云生,白霧從山間咕嘟嘟地涌出。山峰在云霧中出沒,云騰山浮,如臨仙界。
峰頂?shù)男蹖m仿佛屹立在群峰之巔,傲視群山。云海翻涌,飄渺不定,又似云頂天宮,也許古話常說“舉頭三尺有神靈”也并非妄言。
最后,在結(jié)束本次中原旅行之前,還是再次向真武大帝叩謝,還望可以保佑我中華大地,疫情退散,國泰民安。
茱萸峰的其他美景圖賞~
也感謝能看到這里的讀者們,中原大地之旅到此結(jié)束。但是人生的旅途依然會繼續(xù)前進,如果覺得我寫的還不錯,就關(guān)注一下,我很樂意將我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