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數字尾巴提供的眾測產品 | 泥炭Air3 Deluxe真無線耳機
開箱
泥炭Air3 Deluxe真無線耳機的開箱部分就簡單略過,收到快遞的當天我就拍了開箱視頻,感興趣的尾巴可以點擊以下鏈接觀看。
外觀篇
無論是耳機還是耳機盒都非常小巧。

整體佩戴舒適,長時間佩戴沒有腫脹感,有次佩戴著出門,我是那種對于丟東西算很警惕的那種,曾經有次一度懷疑耳機是不是丟了,戴著耳機找耳機,微信消息傳來才想起原來耳機戴著。

這種半入耳式的很多人都會擔心:容易丟么?
這一周90%的時間我都戴著它,甚至戴著它跳繩3000次,整個過程耳機沒有掉下來,個人覺得還是挺OK的,但人耳的構造非常各異,所有無線耳機我建議還是親自佩戴過沒問題再確認收貨是最好的。

音質篇
測試音質,我是覺得最最玄學的,因為我的視頻放出來音質取決于你的耳機音質。同時我是非常主觀的測評愛好者,不能像先看、愛否等大V可以和實驗室合作做基于理性的測評,也不能像老謝那樣子有極其專業(yè)的金耳朵,我只能擺爛測評,直接談主觀感受。
這款無線耳機,售價259元,個人覺得把200元以上的成本都花在音質上,是不是可以說音質在300元內最強,那也未必,但單論音質表現,妥妥的比我的華為freebuds pro要強很多。甚至可以說,可以和300元內的有線耳機打得有來有往。這種音質表現,我覺得應該與高通aptx-Adaptive音頻解決方案有有很大關系。

續(xù)航篇
官方數據單只耳機滿電可持續(xù)播放5.5小時,我試過早上出門開始戴著,上班期間開遠程會議、過程中還摸魚看看視頻,到中午吃完飯,就開始提示電量不足,總體上與官方數據出入不大。但這么小巧的體積和重量,多少是犧牲掉了部分續(xù)航,好在耳機盒回血的速度還行,整體來說表現中規(guī)中矩,不是短板。

軟硬體驗篇
最后講一下軟硬結合的體驗,先說明是基于0.4.3版本的,我覺得無線耳機不僅僅是硬件要好,軟件也不能差,耳機是長期使用的產品,所以軟硬結合的體驗要好,才會讓用戶能持續(xù)的使用。

對于軟硬結合的體驗,我的結論:好一半,貶一半。
先說好在哪?
- 高音質模式的抗干擾能力不錯,無論是在辦公室、地鐵、公交上,都不容易斷連或者左右聲道不同步,這點是不錯的。
- 其次就是自適應的這個模式設置完之后的對于聽歌的體驗非常好,就很合胃口,個人覺得這個屬于“作弊”行為,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有一絲底噪能聽到。
- 然后就是入耳檢測做得挺好的,基本上戴上的那瞬間就提示已連接。
- 最后就是游戲模式,實測相較華為freebuds pro,游戲方面的延遲有感知上的低一些。

至于貶的那一半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的體驗。
- 外包裝、說明書上沒有任何配套APP的二維碼,我還是上網查才找到這個APP,個人覺得這點的確不應該。
- APP一開始應該要把耳機的基本操作引導用戶操作一次,我是覺得整體的操作還是有蠻高的學習成本的,最好能在APP里集成說明書的內容吧,畢竟現在都講究環(huán)保,誰還會認真看說明書呢?
- 然后就是耳機的操作學習成本高,而且操作的反饋感不好,就是那種介于我覺得我操作了,而它覺得沒有,我覺得沒有操作,而它已經識別操作了。
- APP里只能看到耳機的電量,無法看到耳機盒的電量,個人覺得這在體驗上還是可以更好的。
- 最后的就是多設備體驗不行,我是有兩臺手機,每次切換都得先退出藍牙,另外一臺再連接,這種體驗對于多設備的用戶來說,是非常痛苦,可能是受限于259元的售價,沒辦法做得更好。

以上這些問題,除多設備鏈接,其他都是一些體驗上的小優(yōu)化點,應該都是可以通過后期的產品調整進行優(yōu)化的。
結論
在不到300元的區(qū)間,音質方面的表現物超所值,在游戲體驗、續(xù)航、佩戴等方面的體驗都不錯,對于單設備的人來說,屬于值得推薦,多設備用戶來說,可能并不那么推薦,畢竟在多設備切換是長期影響體驗的痛點。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感謝尾巴們的觀看。

相關眾測體驗
Air3 Deluxe真無線耳機
極致性價比藍牙耳機 | SOUNDPEATS AIR3-DELUXE測評體驗
一款性價比超高的Air3-Deluxe無線藍牙耳機
精致、小巧、性能好——Air3-Deluxe 真無線耳機
評論列表(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