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 Apple 在 9 月 15 日凌晨發(fā)布了全新的 Apple Watch S9 系列 / Ultra 2 和全新的 iPhone 15 /15 Pro 系列。我也在第一時間下單購入了 Apple Watch Ultra 2 和 iPhone 15 Pro Max 原色鈦金屬。
開箱
/
今年的 iPhone 15 Pro / Pro Max 使用了全新的鈦金屬邊框 + 鋁合金骨架設(shè)計,正面的屏幕邊框也做到系列最窄,處理器由 4nm 的 A16 仿生升級到臺積電最新的 3nm A17 Pro,但是 iPhone 15 Pro 的后置三攝并沒有升級,僅鏡頭鍍膜提升了一下,可以更好的抗炫光(還是不防鬼影喲)。但是 iPhone 15 Pro Max 的長焦鏡頭由原先的 77mm 3X 升級到全新的 120mm 5X。
使用了十幾年的撥片式靜音鍵也升級為按壓式按鍵,我默認設(shè)為相機按鈕,長按開啟相機 APP。這次最大的升級還是 Pro 系列的充電和數(shù)據(jù)傳輸口終于是 Type-C USB 3.0 了,但是隨機附帶的線還是 Type-C USB 2.0,更完整體驗 USB 3.0 另外購線吧!嗯~這很 Apple ~
因為 iPhone 15 Pro Max 的超廣角和廣角未有質(zhì)的更新,本次照片部份著重使用了120mm長焦拍攝,所有樣片均由 iOS 系統(tǒng)原生相機 APP 拍攝完成。
結(jié)語
/
通過一周的高強度使用 iPhone 15 Pro Max 給我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單機身比 iPhone 14 Pro Max 輕約 20g 左右,手感也比直角邊的前幾代好上不少。
網(wǎng)傳的發(fā)熱現(xiàn)像年年有,但只有自已使用過才知道。我不玩游戲,就 Geekbench 6 跑分和長時間拍照,拍視頻來說也就比 iPhone 14 Pro Max 微熱一些,熱量主要集中在攝像頭附近。
全新的 120mm 5X 長焦素質(zhì)不錯,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依靠 Apple 的算法,畫質(zhì)并不弱,反而有些小驚喜。通過上面的樣片,發(fā)現(xiàn)即使在晚上和凌晨光線很暗的情況下,噪點和涂抹也控制的很好。反而是 24mm 的 2X 拍攝星空涂抹感非常嚴重,和 iPhone 14 Pro Max 的 48mm 對比,發(fā)現(xiàn) iPhone 15 Pro Max 把星星快抹干凈了,而且天空的顏色過度能看到明顯的斷層。
電池的耐用度從 iPhone 13 Pro Max 起就沒失望過,早上 6:28 滿電,7:30 出門到下午 15:38 還有 55%-60% 余電,途中高德導航2個小時左右,刷微信、小紅書、微博,拍照、拍視頻,一直持續(xù)到晚上 22:00 余電 28% 才開始充電。
系統(tǒng)升級到最新的iOS 17.1 DP 2,發(fā)熱量進一步減少,發(fā)熱區(qū)手感和 iPhone 14 Pro Max 幾乎沒有區(qū)別,跑了 2 遍 Geekbench 6 發(fā)現(xiàn)性能也沒有損失。
今年就這樣用著吧,多玩玩 120mm 長焦,明年 iPhone 16 Pro Max(Ultra ?)再見~
開箱拍攝 - Canon EOS R5 / R7 RF 24mm f1.8 Macro IS STM RF 85mm f2 Macro IS STM
前言
按照慣例 Apple 在 9 月 15 日凌晨發(fā)布了全新的 Apple Watch S9 系列 / Ultra 2 和全新的 iPhone 15 /15 Pro 系列。我也在第一時間下單購入了 Apple Watch Ultra 2 和 iPhone 15 Pro Max 原色鈦金屬。
今年的 iPhone 15 Pro / Pro Max 使用了全新的鈦金屬邊框 + 鋁合金骨架設(shè)計,正面的屏幕邊框也做到系列最窄,處理器由 4nm 的 A16 仿生升級到臺積電最新的 3nm A17 Pro,但是 iPhone 15 Pro 的后置三攝并沒有升級,僅鏡頭鍍膜提升了一下,可以更好的抗炫光(還是不防鬼影喲)。但是 iPhone 15 Pro Max 的長焦鏡頭由原先的 77mm 3X 升級到全新的 120mm 5X。
使用了十幾年的撥片式靜音鍵也升級為按壓式按鍵,我默認設(shè)為相機按鈕,長按開啟相機 APP。這次最大的升級還是 Pro 系列的充電和數(shù)據(jù)傳輸口終于是 Type-C USB 3.0 了,但是隨機附帶的線還是 Type-C USB 2.0,更完整體驗 USB 3.0 另外購線吧!嗯~這很 Apple ~
漂亮優(yōu)雅的原色鈦金屬邊框,透入著淡淡的金色。
這次我選擇了原色鈦金屬,玻璃背板呈淺灰色或略顯奶灰色,在不同的光線照射下非常耐看,低調(diào)且輕奢。
由于今年 iPhone Pro 系列的超廣和廣角鏡頭沒有升級,僅僅是鏡頭更換了新的鍍膜可以更好的避免逆光下出現(xiàn)的炫光,但是夜景燈光下出現(xiàn)的鬼影還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這次還是著重體驗新的 120mm 5X 鏡頭吧。對于攝像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這枚全新的 120mm 長焦,5 倍光學變焦的新鏡頭了,經(jīng)過數(shù)天的使用發(fā)現(xiàn)新的長焦鏡頭素質(zhì)并不像網(wǎng)上說的那么不堪,弱光畫質(zhì)并不差,涂抹感也不是非常嚴重,日常發(fā)個朋友圈足夠了。
當然還是希望 Apple 能在 iPhone 16 Pro Max 上能夠改進一下,至少讓傳感器變大一些或光圈提升一檔。
Apple 硬生生的用計算攝影把三顆鏡頭玩出了 7 個焦段,分別是超廣角 13mm;廣角 24mm / 28mm / 35mm / 48mm;長焦 120mm 5X;還有一個超廣角微距。
從上面 6 張不同焦段的照片來看,前 5 張色彩模式高度一致,最后1張略灰偏暗淡,其實從廣角拍攝自已手動裁切到 120mm 焦段色彩感觀和 120mm 直拍也差不了多少。
目前可惜的是 24mm 到 120mm 之間的空留了至少 70mm / 85mm / 90mm / 100mm 四個焦段,現(xiàn)在要實現(xiàn)它們得靠 24mm 4800W 像素來裁切,畫質(zhì)可想而知。
但是今年 Apple 搞了一個新的 2400W 像素出來,由主攝 24mm 拍攝 9 張 1200W 照片 + 1 張 4800W 照片機內(nèi)合成一張 2400W;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年 16 Pro 會升級算法使用多張合成的技術(shù)來實現(xiàn) 70mm / 85mm / 90mm / 100mm 四個焦段其中幾個?
在 24mm 主攝下可以方便在 24mm /?28mm / 35mm 三個焦段之間切換,如果在光良好的環(huán)鏡下用 JPG MAX 或 HEIF MAX?拍攝將得到 24mm 48MP / 28mm 35MP /?35mm 24MP 像素的照片。
而且今年 Apple 也終于給 ProRES 視頻拍攝 Log,視頻愛好者將會得到更多的后期空間。
因為 iPhone 15 Pro Max 的超廣角和廣角未有質(zhì)的更新,本次照片部份著重使用了120mm長焦拍攝,所有樣片均由 iOS 系統(tǒng)原生相機 APP 拍攝完成。
結(jié)語
通過一周的高強度使用 iPhone 15 Pro Max 給我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單機身比 iPhone 14 Pro Max 輕約 20g 左右,手感也比直角邊的前幾代好上不少。
網(wǎng)傳的發(fā)熱現(xiàn)像年年有,但只有自已使用過才知道。我不玩游戲,就 Geekbench 6 跑分和長時間拍照,拍視頻來說也就比 iPhone 14 Pro Max 微熱一些,熱量主要集中在攝像頭附近。
全新的 120mm 5X 長焦素質(zhì)不錯,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依靠 Apple 的算法,畫質(zhì)并不弱,反而有些小驚喜。通過上面的樣片,發(fā)現(xiàn)即使在晚上和凌晨光線很暗的情況下,噪點和涂抹也控制的很好。反而是 24mm 的 2X 拍攝星空涂抹感非常嚴重,和 iPhone 14 Pro Max 的 48mm 對比,發(fā)現(xiàn) iPhone 15 Pro Max 把星星快抹干凈了,而且天空的顏色過度能看到明顯的斷層。
電池的耐用度從 iPhone 13 Pro Max 起就沒失望過,早上 6:28 滿電,7:30 出門到下午 15:38 還有 55%-60% 余電,途中高德導航2個小時左右,刷微信、小紅書、微博,拍照、拍視頻,一直持續(xù)到晚上 22:00 余電 28% 才開始充電。
系統(tǒng)升級到最新的iOS 17.1 DP 2,發(fā)熱量進一步減少,發(fā)熱區(qū)手感和 iPhone 14 Pro Max 幾乎沒有區(qū)別,跑了 2 遍 Geekbench 6 發(fā)現(xiàn)性能也沒有損失。
今年就這樣用著吧,多玩玩 120mm 長焦,明年 iPhone 16 Pro Max(Ultra ?)再見~
開箱拍攝
-
Canon EOS R5 / R7
RF 24mm f1.8 Macro IS STM
RF 85mm f2 Macro IS STM
樣片拍攝
-
iPhone 15 Pro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