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注冊的手機號將自動注冊
這款太陽能面板護蓋具備高度整合性,外在基本上無外露的掛載硬件部分 -- 裝起來還是會讓人一眼就看出你家有裝太陽能板,不過至少視覺上已經(jīng)不會太過突兀了。目前 Tesla 仍在擬訂這款更服貼于一般屋頂?shù)奶柲馨宓膬r位,不過據(jù)稱他們的 325W 模塊將會在今年夏天開賣,所以急欲購買的你可能還得要再多等待一下了。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寫在開頭的話】居然在尾巴注冊了10年有余,每天有空逛一逛,不知不覺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沒注意到什么時候變成了幽玄尾巴,感嘆之余也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一篇文章也沒有發(fā)過。心血來潮,胡亂下筆一篇,見笑了!
國慶帶娃自駕去周邊走了走,看了下各路論壇和微博,發(fā)現(xiàn)三明方向總體人流不多,適合休閑游,于是直奔沙縣(主要是吃小吃)-將樂(游玉華洞)。這次出游前剛剛在直營店約到了15pm的512G版本,于是趁著熱乎就帶著iPhone 15pm和三星S23 Ultra(主要是路上給孩子的ipad開熱點聽故事)出行,順帶體驗一下目前兩個陣營拍照旗艦的表現(xiàn)。
【以下一段為閑聊】本人也算是數(shù)碼愛好者了,常年潛水不發(fā)帖,但是手機換得倒挺勤快……。一直一來都是雙持黨,三星、華為、小米、vivo都曾經(jīng)當過備用機,但是自從有了娃以后,印象中拍娃都習慣使用iphone,個人想了一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拍照體驗。iphone總給人感覺很踏實、所見即所得,按下快門那一刻就能留住當下的感覺。其他的幾家總感覺取景框畫面不真實,或者按下快門后會延遲拍照。
另一方面是軟件生態(tài)。家里人都是iphone,自己還用著ipad,基本的icloud就不說了,最近某個ios版本更新了個“共享圖庫”(注意,不是原來那個共享相簿),確實很方便。我和我老婆一起出去玩,各自拍各自的,回頭都會自動同步到雙方的相冊,不需要像原來一樣還要互相airdrop好照片了。tips:這個功能讓人舒服的是,它可以設置在家里共享還是出門共享,可以設置是不是兩個人手機靠近的時候自動共享,可以設置是不是識別到娃的照片就自動共享等等。這樣如果我自己出去旅游或者我老婆自己出去旅游,照片就不會共享到對方的相冊里了。
【以上一段為閑聊】
回歸正題。首先說結(jié)論,iPhone 15 pro max和三星S23 Ultra兩部手機的拍照不分伯仲,只有在極限光線和場景下能看出區(qū)別。因為照片很多,我就把個人認為比較典型的幾個場景分享如下(特別說明:以下六組照片如無特殊說明都是使用原廠相機應用默認模式拍攝的,沒有主動調(diào)節(jié)對焦點及曝光度,均為舉手拍攝而得):
第一組:溶洞內(nèi)景
溶洞內(nèi)景對比說明:實際上真實的觀感更接近于iPhone所拍攝的照片。大家注意看照片中間部分偏下有部分泛白的顏色,現(xiàn)場雖然也被綠色的景觀燈照了,但是總體還是呈現(xiàn)出白色,并不會像三星照片里面那樣整體發(fā)綠。
第二組: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對比說明:這張照片很考驗手機成像。摩崖石刻上的字體為紅色,景觀燈也偏紅,雖然對比度不高,但是肉眼看過去還是可以分辨出紅色的文字內(nèi)容。這兩張照片比起肉眼觀感都差不少,相對而言iPhone的辨析度更高一些,三星的照片中部分字體已經(jīng)分辨不出來了。
第三組:擎天柱
擎天柱對比說明:這組照片兩部手機拍出來的觀感都和肉眼比較接近,也沒有明顯的短板。相較而言,大家看石柱的下半部分,三星的細節(jié)會相對更多一些,iPhone總體偏暗。(后面石壁的顏色不同是因為景觀燈在變化,和手機沒有關系)
第四組:小吃店
小吃店對比說明:這張照片拍攝的場景很極端,上方標牌很亮,下方路燈照明不足。這組圖應該反映了iPhone這幾年被安卓陣營拍照“吊打”的情況,注意看上方的小吃店招牌,確實比三星差了不少。(另外補充說明一下,我專門將iPhone的測光整體拉暗另外拍了一張,但是效果很差,下方的臺階全部黑掉模糊不清了)
第五組:夜景棧道
夜景棧道對比說明:這組照片個人覺得不分伯仲,也看不出具體的差別。如果硬說區(qū)別,那就是天空和湖面的反光風格不大一樣吧。
第六組:遠拍景觀塔
遠拍景觀塔對比說明:這組圖就是兩部手機各自的長焦端拍攝的。畫面色彩上應該是iPhone碾壓了,三星的10倍長焦暗光畫質(zhì)確實不行。(不過拍完這張接著舉起三星拍了天上的月亮,嗯,真美!iPhone就不說了,望遠鏡本就不是他的強項。)
可樂換雪碧不加冰
29
68
【寫在開頭的話】居然在尾巴注冊了10年有余,每天有空逛一逛,不知不覺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沒注意到什么時候變成了幽玄尾巴,感嘆之余也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一篇文章也沒有發(fā)過。心血來潮,胡亂下筆一篇,見笑了!
國慶帶娃自駕去周邊走了走,看了下各路論壇和微博,發(fā)現(xiàn)三明方向總體人流不多,適合休閑游,于是直奔沙縣(主要是吃小吃)-將樂(游玉華洞)。這次出游前剛剛在直營店約到了15pm的512G版本,于是趁著熱乎就帶著iPhone 15pm和三星S23 Ultra(主要是路上給孩子的ipad開熱點聽故事)出行,順帶體驗一下目前兩個陣營拍照旗艦的表現(xiàn)。
【以下一段為閑聊】本人也算是數(shù)碼愛好者了,常年潛水不發(fā)帖,但是手機換得倒挺勤快……。一直一來都是雙持黨,三星、華為、小米、vivo都曾經(jīng)當過備用機,但是自從有了娃以后,印象中拍娃都習慣使用iphone,個人想了一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拍照體驗。iphone總給人感覺很踏實、所見即所得,按下快門那一刻就能留住當下的感覺。其他的幾家總感覺取景框畫面不真實,或者按下快門后會延遲拍照。
另一方面是軟件生態(tài)。家里人都是iphone,自己還用著ipad,基本的icloud就不說了,最近某個ios版本更新了個“共享圖庫”(注意,不是原來那個共享相簿),確實很方便。我和我老婆一起出去玩,各自拍各自的,回頭都會自動同步到雙方的相冊,不需要像原來一樣還要互相airdrop好照片了。tips:這個功能讓人舒服的是,它可以設置在家里共享還是出門共享,可以設置是不是兩個人手機靠近的時候自動共享,可以設置是不是識別到娃的照片就自動共享等等。這樣如果我自己出去旅游或者我老婆自己出去旅游,照片就不會共享到對方的相冊里了。
【以上一段為閑聊】
回歸正題。首先說結(jié)論,iPhone 15 pro max和三星S23 Ultra兩部手機的拍照不分伯仲,只有在極限光線和場景下能看出區(qū)別。因為照片很多,我就把個人認為比較典型的幾個場景分享如下(特別說明:以下六組照片如無特殊說明都是使用原廠相機應用默認模式拍攝的,沒有主動調(diào)節(jié)對焦點及曝光度,均為舉手拍攝而得):
第一組:溶洞內(nèi)景
溶洞內(nèi)景對比說明:實際上真實的觀感更接近于iPhone所拍攝的照片。大家注意看照片中間部分偏下有部分泛白的顏色,現(xiàn)場雖然也被綠色的景觀燈照了,但是總體還是呈現(xiàn)出白色,并不會像三星照片里面那樣整體發(fā)綠。
第二組: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對比說明:這張照片很考驗手機成像。摩崖石刻上的字體為紅色,景觀燈也偏紅,雖然對比度不高,但是肉眼看過去還是可以分辨出紅色的文字內(nèi)容。這兩張照片比起肉眼觀感都差不少,相對而言iPhone的辨析度更高一些,三星的照片中部分字體已經(jīng)分辨不出來了。
第三組:擎天柱
擎天柱對比說明:這組照片兩部手機拍出來的觀感都和肉眼比較接近,也沒有明顯的短板。相較而言,大家看石柱的下半部分,三星的細節(jié)會相對更多一些,iPhone總體偏暗。(后面石壁的顏色不同是因為景觀燈在變化,和手機沒有關系)
第四組:小吃店
小吃店對比說明:這張照片拍攝的場景很極端,上方標牌很亮,下方路燈照明不足。這組圖應該反映了iPhone這幾年被安卓陣營拍照“吊打”的情況,注意看上方的小吃店招牌,確實比三星差了不少。(另外補充說明一下,我專門將iPhone的測光整體拉暗另外拍了一張,但是效果很差,下方的臺階全部黑掉模糊不清了)
第五組:夜景棧道
夜景棧道對比說明:這組照片個人覺得不分伯仲,也看不出具體的差別。如果硬說區(qū)別,那就是天空和湖面的反光風格不大一樣吧。
第六組:遠拍景觀塔
遠拍景觀塔對比說明:這組圖就是兩部手機各自的長焦端拍攝的。畫面色彩上應該是iPhone碾壓了,三星的10倍長焦暗光畫質(zhì)確實不行。(不過拍完這張接著舉起三星拍了天上的月亮,嗯,真美!iPhone就不說了,望遠鏡本就不是他的強項。)